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研究

  • CTRP3通过激活SIRT1/FOXO3a途径减轻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贺丹娜;赵瑞平;宋秀荣;李帷;胡君;卢耀军;

    目的:探究CTRP3在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OGD/R诱导H9c2细胞损伤。q RT-PCR法检测细胞CTRP3、SIRT1和FOXO3a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TRP3、SIRT1、FOXO3a、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存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检测细胞CK-MB、c Tn I、SOD和MDA活性、GSH-Px含量及ROS的产生。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细胞中CTRP3、SIRT1和FOXO3a m RNA以及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CK-MB、c Tn I和MDA含量、R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OGD/R组与oe-NC组细胞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e-NC组相比,oe-CTRP3组细胞中CTRP3、SIRT1和FOXO3a m RNA以及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CKMB、c Tn I和MDA含量、R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与oe-CTRP3组相比,oe-CTRP3+EX527组细胞中SIRT1、FOXO3a和Bcl-2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CK-MB、c Tn I和MDA含量、R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与oe-CTRP3+EX527组相比,oe-CTRP3+EX527+oe-FOXO3a组细胞中FOXO3a和Bcl-2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CKMB、c Tn I和MDA含量、R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CTRP3通过激活SIRT1/FOXO3a途径促进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存活,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

    2021年07期 v.38 1243-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 CTRP3通过激活SIRT1/FOXO3a途径减轻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贺丹娜;赵瑞平;宋秀荣;李帷;胡君;卢耀军;

    目的:探究CTRP3在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OGD/R诱导H9c2细胞损伤。q RT-PCR法检测细胞CTRP3、SIRT1和FOXO3a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TRP3、SIRT1、FOXO3a、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存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检测细胞CK-MB、c Tn I、SOD和MDA活性、GSH-Px含量及ROS的产生。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细胞中CTRP3、SIRT1和FOXO3a m RNA以及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CK-MB、c Tn I和MDA含量、R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OGD/R组与oe-NC组细胞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e-NC组相比,oe-CTRP3组细胞中CTRP3、SIRT1和FOXO3a m RNA以及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CKMB、c Tn I和MDA含量、R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与oe-CTRP3组相比,oe-CTRP3+EX527组细胞中SIRT1、FOXO3a和Bcl-2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CK-MB、c Tn I和MDA含量、R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与oe-CTRP3+EX527组相比,oe-CTRP3+EX527+oe-FOXO3a组细胞中FOXO3a和Bcl-2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CKMB、c Tn I和MDA含量、R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CTRP3通过激活SIRT1/FOXO3a途径促进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存活,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

    2021年07期 v.38 1243-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 舒尼替尼通过调控lncRNA ROR/miR-670-3p/MARCH5轴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陈校力;肖美华;江旭林;汤俊;李志红;罗庆伟;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GC9811-P,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si-ROR组、si-NC组、miR-670-3p组、miR-NC组、si-MARCH5组、舒尼替尼+pcDNAMARCH5组和舒尼替尼+pcDNA-NC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细胞中lncRNA ROR、miR-670-3p和泛素E3连接酶膜相关锌指蛋白5(MARCH5)的mRNA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MARCH5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ROR与miR-670-3p及miR-670-3p与MARCH5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GC9811-P细胞活力及细胞中CyclinD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lncRNA ROR、MARCH5的mRNA和蛋白降低(P<0.05),miR-670-3p表达升高(P<0.05)。与si-NC组比较,si-ROR组和si-MARCH5组GC9811-P细胞活力和CyclinD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670-3p组GC9811-P细胞活力和CyclinD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lncRNA ROR在GC9811-P细胞中靶向负调控miR-670-3p表达,miR-670-3p靶向负调控MARCH5表达。与舒尼替尼+pcDNA-NC组比较,舒尼替尼+pcDNA-MARCH5组GC9811-P细胞活力和CyclinD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舒尼替尼可能通过调控lncRNA ROR/miR-670-3p/MARCH5轴抑制了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254-1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 舒尼替尼通过调控lncRNA ROR/miR-670-3p/MARCH5轴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陈校力;肖美华;江旭林;汤俊;李志红;罗庆伟;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GC9811-P,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si-ROR组、si-NC组、miR-670-3p组、miR-NC组、si-MARCH5组、舒尼替尼+pcDNAMARCH5组和舒尼替尼+pcDNA-NC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细胞中lncRNA ROR、miR-670-3p和泛素E3连接酶膜相关锌指蛋白5(MARCH5)的mRNA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MARCH5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ROR与miR-670-3p及miR-670-3p与MARCH5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GC9811-P细胞活力及细胞中CyclinD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lncRNA ROR、MARCH5的mRNA和蛋白降低(P<0.05),miR-670-3p表达升高(P<0.05)。与si-NC组比较,si-ROR组和si-MARCH5组GC9811-P细胞活力和CyclinD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670-3p组GC9811-P细胞活力和CyclinD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lncRNA ROR在GC9811-P细胞中靶向负调控miR-670-3p表达,miR-670-3p靶向负调控MARCH5表达。与舒尼替尼+pcDNA-NC组比较,舒尼替尼+pcDNA-MARCH5组GC9811-P细胞活力和CyclinD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舒尼替尼可能通过调控lncRNA ROR/miR-670-3p/MARCH5轴抑制了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254-1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 LncRNA SNHG7靶向调节miR-146a-5p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赵梦;汪玉宝;邵婧;杨梅;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7(lncRNA SNHG7)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NCI-N87、Hs-746T、NCI-SNU-16;将si-NC、si-SNHG7分别转染至NCI-N87细胞中,记为si-NC组、si-SNHG7组;将si-SNHG7分别与anti-miR-NC、anti-miR-146a-5p分别共转染至NCI-N87细胞中,记为si-SNHG7+anti-miR-NC组、si-SNHG7+anti-miR-146a-5p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SNHG7和miR-146a-5p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SNHG7和miR-146a-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胃癌细胞NCI-N87、Hs-746T、NCI-SNU-16中LncRNA SNHG7表达水平升高,miR-146a-5p表达水平降低(P<0.05);SNHG7高表达的患者生存率低。与si-NC组相比,si-SNHG7组胃癌细胞NCI-N87中SNHG7表达水平降低,细胞活力降低,细胞迁移、侵袭数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cadherin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SNHG7靶向调控miR-146a-5p,抑制miR-146a-5p表达逆转了抑制SNHG7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和对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抑制SNHG7表达可能通过上调miR-146a-5p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262-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LncRNA SNHG7靶向调节miR-146a-5p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赵梦;汪玉宝;邵婧;杨梅;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7(lncRNA SNHG7)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NCI-N87、Hs-746T、NCI-SNU-16;将si-NC、si-SNHG7分别转染至NCI-N87细胞中,记为si-NC组、si-SNHG7组;将si-SNHG7分别与anti-miR-NC、anti-miR-146a-5p分别共转染至NCI-N87细胞中,记为si-SNHG7+anti-miR-NC组、si-SNHG7+anti-miR-146a-5p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SNHG7和miR-146a-5p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SNHG7和miR-146a-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胃癌细胞NCI-N87、Hs-746T、NCI-SNU-16中LncRNA SNHG7表达水平升高,miR-146a-5p表达水平降低(P<0.05);SNHG7高表达的患者生存率低。与si-NC组相比,si-SNHG7组胃癌细胞NCI-N87中SNHG7表达水平降低,细胞活力降低,细胞迁移、侵袭数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cadherin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SNHG7靶向调控miR-146a-5p,抑制miR-146a-5p表达逆转了抑制SNHG7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和对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抑制SNHG7表达可能通过上调miR-146a-5p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262-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高糖通过上调E2F1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林楚;刘凯丽;王潇;蒙丽恒;秦映芬;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肝癌Huh-7细胞株的E2启动结合因子1(E2F1)与上皮-间质转化(EMT)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肝癌Huh-7细胞分别用高糖培养基(25 mmol/L,高糖组)和低糖培养基(5.5 mmol/L,对照组)培养,在高糖环境下,培养沉默E2F1的Huh-7细胞记为HG+SIE组,未沉默E2F1的Huh-7细胞记为HG+NC组。采用CCK-8试验测试Huh-7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侵袭试验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逆转录定量PCR(RT-PCR)检测E2F1、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α-SMA)表达和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Huh-7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升高(均P<0.05)。高糖组E2F1、EMT相关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沉默E2F1后,高糖组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数目明显减少,而且EMT相关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高糖条件下可通过上调E2F1增强Huh-7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促进细胞发生EMT。

    2021年07期 v.38 1269-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 高糖通过上调E2F1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林楚;刘凯丽;王潇;蒙丽恒;秦映芬;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肝癌Huh-7细胞株的E2启动结合因子1(E2F1)与上皮-间质转化(EMT)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肝癌Huh-7细胞分别用高糖培养基(25 mmol/L,高糖组)和低糖培养基(5.5 mmol/L,对照组)培养,在高糖环境下,培养沉默E2F1的Huh-7细胞记为HG+SIE组,未沉默E2F1的Huh-7细胞记为HG+NC组。采用CCK-8试验测试Huh-7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侵袭试验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逆转录定量PCR(RT-PCR)检测E2F1、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α-SMA)表达和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Huh-7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升高(均P<0.05)。高糖组E2F1、EMT相关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沉默E2F1后,高糖组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数目明显减少,而且EMT相关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高糖条件下可通过上调E2F1增强Huh-7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促进细胞发生EMT。

    2021年07期 v.38 1269-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 lncRNA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

    赵丹华;田艳杰;李秋爽;刘丽;李翠英;孙静莉;

    目的:探讨lncRNA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方法:qRT-PCR方法检测宫颈癌HeLa、Caski、SiHa细胞和正常宫颈上皮Ect1/E6E7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宫颈癌SiHa细胞分成Control组、Vector组(转染pcDNA)、GABPB1-IT1组(转染pcDNA-GABPB1-IT1)、GABPB1-IT1+miR-NC组(转染pcDNA-GABPB1-IT1和mimics control)、GABPB1-IT1+miR-501组(转染pcDNA-GABPB1-IT1和miR-501 mimics)。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利用starbase数据库对GABPB1-IT1的靶基因进行分析,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结果:宫颈癌HeLa、Caski、SiHa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宫颈上皮Ect1/E6E7细胞(均P<0.05)。宫颈癌HeLa、Caski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高于宫颈癌SiHa细胞(均P<0.05)。与Control组、Vector组比较,GABPB1-IT1组宫颈癌SiHa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减少,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GABPB1-IT1+miR-NC组比较,GABPB1-IT1+miR-501组宫颈癌SiHa细胞中miR-501水平升高,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数目和侵袭数目均升高,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表达水平。结论:lncRNA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2021年07期 v.38 1276-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 lncRNA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

    赵丹华;田艳杰;李秋爽;刘丽;李翠英;孙静莉;

    目的:探讨lncRNA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方法:qRT-PCR方法检测宫颈癌HeLa、Caski、SiHa细胞和正常宫颈上皮Ect1/E6E7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宫颈癌SiHa细胞分成Control组、Vector组(转染pcDNA)、GABPB1-IT1组(转染pcDNA-GABPB1-IT1)、GABPB1-IT1+miR-NC组(转染pcDNA-GABPB1-IT1和mimics control)、GABPB1-IT1+miR-501组(转染pcDNA-GABPB1-IT1和miR-501 mimics)。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利用starbase数据库对GABPB1-IT1的靶基因进行分析,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结果:宫颈癌HeLa、Caski、SiHa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宫颈上皮Ect1/E6E7细胞(均P<0.05)。宫颈癌HeLa、Caski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高于宫颈癌SiHa细胞(均P<0.05)。与Control组、Vector组比较,GABPB1-IT1组宫颈癌SiHa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减少,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GABPB1-IT1+miR-NC组比较,GABPB1-IT1+miR-501组宫颈癌SiHa细胞中miR-501水平升高,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数目和侵袭数目均升高,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表达水平。结论:lncRNA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2021年07期 v.38 1276-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 姜黄素通过调控miR-152对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郭逸;华川;喻秀兰;裴迅;李扬;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TPC-1细胞,分为NC组(细胞常规培养)、低剂量组(25μmol/L姜黄素作用细胞24 h)、高剂量组(50μmol/L姜黄素作用细胞24 h)、antimiR-152组(转染miR-152抑制剂)、anti-miR-NC组(转染抑制剂阴性对照)、高剂量+anti-miR-NC组(5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转染抑制剂阴性对照的细胞24 h)和高剂量+anti-miR-152组(5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转染miR-152抑制剂的细胞24 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21、活化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s-3)、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152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PC-1细胞OD值、迁移和侵袭数及CyclinD1、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p21、Cleaved-caspase-3和Bax的蛋白及miR-152表达升高(P<0.05)。与anti-miR-NC组比较,anti-miR-152组TPC-1细胞OD值、迁移和侵袭数及CyclinD1、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及p21、Cleaved-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高剂量+anti-miR-NC组比较,高剂量+anti-miR-152组TPC-1细胞OD值、迁移和侵袭数及CyclinD1、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及p21、Cleaved-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上调miR-152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283-1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 姜黄素通过调控miR-152对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郭逸;华川;喻秀兰;裴迅;李扬;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TPC-1细胞,分为NC组(细胞常规培养)、低剂量组(25μmol/L姜黄素作用细胞24 h)、高剂量组(50μmol/L姜黄素作用细胞24 h)、antimiR-152组(转染miR-152抑制剂)、anti-miR-NC组(转染抑制剂阴性对照)、高剂量+anti-miR-NC组(5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转染抑制剂阴性对照的细胞24 h)和高剂量+anti-miR-152组(5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转染miR-152抑制剂的细胞24 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21、活化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s-3)、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152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PC-1细胞OD值、迁移和侵袭数及CyclinD1、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p21、Cleaved-caspase-3和Bax的蛋白及miR-152表达升高(P<0.05)。与anti-miR-NC组比较,anti-miR-152组TPC-1细胞OD值、迁移和侵袭数及CyclinD1、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及p21、Cleaved-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高剂量+anti-miR-NC组比较,高剂量+anti-miR-152组TPC-1细胞OD值、迁移和侵袭数及CyclinD1、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及p21、Cleaved-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上调miR-152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283-1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4-乙酰氧基苯并噁唑-2-酮对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张华;周焕芳;梁英琴;徐万鹏;孙雪梅;陆俊霏;覃思;林军;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4-乙酰氧基苯并噁唑-2-酮(AcO-BOA)对急性肝损伤(ALI)的作用机制,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和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采用ChemDraw绘制AcO-BOA的结构式,Swiss Target Prediction、Phammapper、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药物和疾病ALI的靶点;通过Venny 2.1.0在线平台,获取药物与ALI的共同靶点,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Cytohubba筛选核心靶点。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且运用Omicshare在线工具可视化。运用AutoDockTools-1.5.6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将预测结果进行动物实验初步验证。结果:共筛选到药物靶点268个,疾病靶点2 119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共52个。GO和KEGG富集共涉及111条生物学过程和3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cO-BOA能与核心靶点自发结合。动物实验结果表明,AcO-BOA能够改善小鼠肝功能,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AcO-BOA能降低p-AKT/AKT的表达。结论:AcO-BOA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防治ALI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通路有关。

    2021年07期 v.38 1290-1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4-乙酰氧基苯并噁唑-2-酮对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张华;周焕芳;梁英琴;徐万鹏;孙雪梅;陆俊霏;覃思;林军;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4-乙酰氧基苯并噁唑-2-酮(AcO-BOA)对急性肝损伤(ALI)的作用机制,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和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采用ChemDraw绘制AcO-BOA的结构式,Swiss Target Prediction、Phammapper、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药物和疾病ALI的靶点;通过Venny 2.1.0在线平台,获取药物与ALI的共同靶点,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Cytohubba筛选核心靶点。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且运用Omicshare在线工具可视化。运用AutoDockTools-1.5.6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将预测结果进行动物实验初步验证。结果:共筛选到药物靶点268个,疾病靶点2 119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共52个。GO和KEGG富集共涉及111条生物学过程和3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cO-BOA能与核心靶点自发结合。动物实验结果表明,AcO-BOA能够改善小鼠肝功能,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AcO-BOA能降低p-AKT/AKT的表达。结论:AcO-BOA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防治ALI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通路有关。

    2021年07期 v.38 1290-1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LncRNA DLX6-AS1调控miR-497/HMGA2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林浩;徐德利;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无远端同源框6反义1(DLX6-AS1)调控miR-497/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分子轴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control组、si-DLX6-AS1组、si-NC组、pcDNA3.1-DLX6-AS1组、pcDNA3.1组、miR-497 mimics组、anti-miR-497组、miR-NC组、anti-miR-NC组、si-DLX6-AS1+anti-miR-497组和si-DLX6-AS1+HMGA2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转染后细胞DLX6-AS1、miR-497和HMGA2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aspase3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497与DLX6-AS1和HMGA2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i-DLX6-AS1组DLX6-AS1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miR-497表达升高(P<0.05)。与si-NC组比较,si-DLX6-AS1组PCNA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P<0.05)。DLX6-AS1可靶向miR-497并下调其表达,miR-497可负调控HMGA2表达。与si-DLX6-AS1组比较,siDLX6-AS1+anti-miR-497组或si-DLX6-AS1+HMGA2组HMGA2、PCNA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升高,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DLX6-AS1可通过下调miR-497/HMGA2分子轴促进骨肉瘤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为骨肉瘤早期诊疗提供潜在分子靶点。

    2021年07期 v.38 1297-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LncRNA DLX6-AS1调控miR-497/HMGA2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林浩;徐德利;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无远端同源框6反义1(DLX6-AS1)调控miR-497/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分子轴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control组、si-DLX6-AS1组、si-NC组、pcDNA3.1-DLX6-AS1组、pcDNA3.1组、miR-497 mimics组、anti-miR-497组、miR-NC组、anti-miR-NC组、si-DLX6-AS1+anti-miR-497组和si-DLX6-AS1+HMGA2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转染后细胞DLX6-AS1、miR-497和HMGA2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aspase3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497与DLX6-AS1和HMGA2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i-DLX6-AS1组DLX6-AS1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miR-497表达升高(P<0.05)。与si-NC组比较,si-DLX6-AS1组PCNA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P<0.05)。DLX6-AS1可靶向miR-497并下调其表达,miR-497可负调控HMGA2表达。与si-DLX6-AS1组比较,siDLX6-AS1+anti-miR-497组或si-DLX6-AS1+HMGA2组HMGA2、PCNA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升高,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DLX6-AS1可通过下调miR-497/HMGA2分子轴促进骨肉瘤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为骨肉瘤早期诊疗提供潜在分子靶点。

    2021年07期 v.38 1297-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广西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热点基因突变谱分析

    王守峰;吴俊伟;苏刘福;叶甲舟;

    目的:从基因组学水平系统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生发展有关热点基因突变特征,分析主要突变类型。方法:收集65例广西地区ESCC患者的癌组织,提取基因组DNA,检测638个癌症热点基因突变情况,分析样本DNA突变信息。结果:通过分析基因编码区的变异结果,65例ESCC样本中发现365个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排名前十的基因分别为TP53、CCND1、FGF19、FGF3、FGF4、CDKN2A、KMT2D、NOTCH1、TP63、ZNF750及LRP1B(并列第10)。基因变异主要类别为拷贝数改变(copy number change)和短变体(short variants)。进一步细分,拷贝数改变以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为主,短变体突变类型以替换(substitution)为主。STRING分析突变基因主要富集在以NOTCH1/TP63或者NOTCH1/FGF4为核心的通路中。结论:广西地区ESCC热点基因突变中,主要突变基因为TP53。以NOTCH1为核心的通路可能是潜在的药靶。

    2021年07期 v.38 1304-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 广西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热点基因突变谱分析

    王守峰;吴俊伟;苏刘福;叶甲舟;

    目的:从基因组学水平系统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生发展有关热点基因突变特征,分析主要突变类型。方法:收集65例广西地区ESCC患者的癌组织,提取基因组DNA,检测638个癌症热点基因突变情况,分析样本DNA突变信息。结果:通过分析基因编码区的变异结果,65例ESCC样本中发现365个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排名前十的基因分别为TP53、CCND1、FGF19、FGF3、FGF4、CDKN2A、KMT2D、NOTCH1、TP63、ZNF750及LRP1B(并列第10)。基因变异主要类别为拷贝数改变(copy number change)和短变体(short variants)。进一步细分,拷贝数改变以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为主,短变体突变类型以替换(substitution)为主。STRING分析突变基因主要富集在以NOTCH1/TP63或者NOTCH1/FGF4为核心的通路中。结论:广西地区ESCC热点基因突变中,主要突变基因为TP53。以NOTCH1为核心的通路可能是潜在的药靶。

    2021年07期 v.38 1304-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 右美托咪定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屏障功能保护及抗凋亡作用的机制研究

    徐颖;马四清;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屏障功能保护及抗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DEX组(5μg/kg)和高剂量DEX组(10μg/kg),每组15只;将模型组、低剂量DEX组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制成脓毒症模型,药物干预后,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水平;ELISA法检测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肠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使用DEX后大鼠上皮细胞脱落减少,间质出现水肿减少,凋亡细胞也显著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O活性、D-乳酸、TNF-α、IL-6水平、Bax蛋白表达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和高剂量DEX组大鼠DAO活性、D-乳酸、TNF-α、IL-6水平、Bax蛋白表达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高剂量DEX组低于低剂量DEX组(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高剂量DEX组高于低剂量DEX组(P<0.01)。结论:DEX可以降低肠源性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并抑制凋亡蛋白表达保护肠屏障功能,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高剂量DEX组效果要优于低剂量DEX组。

    2021年07期 v.38 1313-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右美托咪定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屏障功能保护及抗凋亡作用的机制研究

    徐颖;马四清;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屏障功能保护及抗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DEX组(5μg/kg)和高剂量DEX组(10μg/kg),每组15只;将模型组、低剂量DEX组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制成脓毒症模型,药物干预后,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水平;ELISA法检测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肠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使用DEX后大鼠上皮细胞脱落减少,间质出现水肿减少,凋亡细胞也显著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O活性、D-乳酸、TNF-α、IL-6水平、Bax蛋白表达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和高剂量DEX组大鼠DAO活性、D-乳酸、TNF-α、IL-6水平、Bax蛋白表达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高剂量DEX组低于低剂量DEX组(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高剂量DEX组高于低剂量DEX组(P<0.01)。结论:DEX可以降低肠源性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并抑制凋亡蛋白表达保护肠屏障功能,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高剂量DEX组效果要优于低剂量DEX组。

    2021年07期 v.38 1313-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肺力咳合剂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谢叶红;蒋顺宁;胡雪竹;李学冬;

    目的:探究肺力咳合剂调控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50只Wistar大鼠,其中40只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和雾化吸入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哮喘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剩余10只大鼠用生理盐水代替卵清蛋白干预,设为对照组。末次雾化后4 h,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大鼠分别给予1 mL/kg、2 mL/kg、4 mL/kg肺力咳合剂灌胃,哮喘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 d。检测各组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和p38 MAPK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F-κB磷酸化(p-)p65和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5组BALF中IL-6、IL-1β、TNF-α水平从低至高排列如下: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1组、哮喘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哮喘组肺泡轮廓不清晰、肺泡壁水肿、增厚明显,多量炎性细胞浸润;3个实验组上述变化均较哮喘组减轻,其中实验2组减轻最为明显;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 p65、p38 MAPK m 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肺组织NF-κB p-p65/NF-κB p65、p-p38 MAPK/p38 MAPK蛋白比值从低至高排列如下: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1组、哮喘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力咳合剂可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MAPK磷酸化激活有关。

    2021年07期 v.38 1319-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 肺力咳合剂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谢叶红;蒋顺宁;胡雪竹;李学冬;

    目的:探究肺力咳合剂调控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50只Wistar大鼠,其中40只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和雾化吸入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哮喘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剩余10只大鼠用生理盐水代替卵清蛋白干预,设为对照组。末次雾化后4 h,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大鼠分别给予1 mL/kg、2 mL/kg、4 mL/kg肺力咳合剂灌胃,哮喘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 d。检测各组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和p38 MAPK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F-κB磷酸化(p-)p65和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5组BALF中IL-6、IL-1β、TNF-α水平从低至高排列如下: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1组、哮喘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哮喘组肺泡轮廓不清晰、肺泡壁水肿、增厚明显,多量炎性细胞浸润;3个实验组上述变化均较哮喘组减轻,其中实验2组减轻最为明显;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 p65、p38 MAPK m 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肺组织NF-κB p-p65/NF-κB p65、p-p38 MAPK/p38 MAPK蛋白比值从低至高排列如下: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1组、哮喘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力咳合剂可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MAPK磷酸化激活有关。

    2021年07期 v.38 1319-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 Linc00261调控miR-139-3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异位内膜细胞黏附、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张青林;朱紫琼;蒋子雯;徐铭军;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61调控miR-139-3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小鼠异位内膜细胞黏附、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EMs小鼠模型,假手术组(Sham)作为对照。干预小鼠体内Linc00261和miR-139-3p的表达,并将EMs小鼠分组:pcDNA组(尾静脉注射pcDNA)、pcDNA-Linc00261组(尾静脉注射pcDNA-Linc00261)、miR-NC组(尾静脉注射miR-139-3p mimic阴性对照)、miR-139-3p mimic组(尾静脉注射miR-139-3p mimic)、mimic+pcDNA-Linc00261组(尾静脉注射miR-139-3p mimic和pcDNA-Linc00261)。qPCR检测EMs小鼠异位组织以及Sham组小鼠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Linc00261和miR-139-3p的表达;验证Linc00261和miR-139-3p之间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侵袭转移相关因子(MMP2、MMP9)、细胞黏附相关因子(VCAM-1、ICAM-1)以及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的表达;Tunel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异位内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相对于Sham小鼠,EMs小鼠组织中Linc00261表达明显降低,而miR-139-3p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Linc00261和miR-139-3p具有靶向关系。相对于pcDNA组,pcDNA-Linc00261组异位内膜细胞侵袭转移和黏附被抑制,细胞凋亡被诱导(均P<0.05)。相对于miR-NC组,miR-139-3p mimic组细胞侵袭转移和黏附被诱导,凋亡被抑制(均P<0.05)。Linc00261对EMs小鼠异位内膜细胞黏附、侵袭和凋亡的影响能够被miR-139-3p mimic逆转。结论:Linc00261能够通过调控miR-139-3p进而抑制EMs异位内膜细胞黏附和侵袭转移,促进细胞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325-1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 Linc00261调控miR-139-3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异位内膜细胞黏附、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张青林;朱紫琼;蒋子雯;徐铭军;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61调控miR-139-3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小鼠异位内膜细胞黏附、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EMs小鼠模型,假手术组(Sham)作为对照。干预小鼠体内Linc00261和miR-139-3p的表达,并将EMs小鼠分组:pcDNA组(尾静脉注射pcDNA)、pcDNA-Linc00261组(尾静脉注射pcDNA-Linc00261)、miR-NC组(尾静脉注射miR-139-3p mimic阴性对照)、miR-139-3p mimic组(尾静脉注射miR-139-3p mimic)、mimic+pcDNA-Linc00261组(尾静脉注射miR-139-3p mimic和pcDNA-Linc00261)。qPCR检测EMs小鼠异位组织以及Sham组小鼠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Linc00261和miR-139-3p的表达;验证Linc00261和miR-139-3p之间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侵袭转移相关因子(MMP2、MMP9)、细胞黏附相关因子(VCAM-1、ICAM-1)以及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的表达;Tunel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异位内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相对于Sham小鼠,EMs小鼠组织中Linc00261表达明显降低,而miR-139-3p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Linc00261和miR-139-3p具有靶向关系。相对于pcDNA组,pcDNA-Linc00261组异位内膜细胞侵袭转移和黏附被抑制,细胞凋亡被诱导(均P<0.05)。相对于miR-NC组,miR-139-3p mimic组细胞侵袭转移和黏附被诱导,凋亡被抑制(均P<0.05)。Linc00261对EMs小鼠异位内膜细胞黏附、侵袭和凋亡的影响能够被miR-139-3p mimic逆转。结论:Linc00261能够通过调控miR-139-3p进而抑制EMs异位内膜细胞黏附和侵袭转移,促进细胞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325-1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扶脉益心汤治疗冠脉微循环疾病的作用机制

    张耀杰 ;莫霄云 ;杨朔 ;黄琛 ;何贵新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扶脉益心汤治疗冠脉微循环疾病(CMD)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及文献等筛选扶脉益心汤的活性成分及药物靶点,通过GeneCard等数据库检索CMD靶点,通过韦恩图得到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将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子对接技术展示成分和靶点结合力。构建大鼠疾病模型,荧光定量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等mRNA表达水平。结果:通过TCMSP等数据库及文献得到活成分25个,通过韦恩图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56个,PPI网络相互作用紧密,关键通路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力。荧光定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MD组)IL-6、IL-8、MAPK3等mRNA表达水平升高,VEGFAmRNA表达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扶脉益心汤组(高剂量组)IL-6、IL-8、MAPK3等mRNA表达水平下降,VEGFA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扶脉益心汤可通过作用于炎症、血管内皮等相关的靶点和通路治疗CMD,为以后扶脉益心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1年07期 v.38 1332-1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扶脉益心汤治疗冠脉微循环疾病的作用机制

    张耀杰 ;莫霄云 ;杨朔 ;黄琛 ;何贵新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扶脉益心汤治疗冠脉微循环疾病(CMD)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及文献等筛选扶脉益心汤的活性成分及药物靶点,通过GeneCard等数据库检索CMD靶点,通过韦恩图得到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将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子对接技术展示成分和靶点结合力。构建大鼠疾病模型,荧光定量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等mRNA表达水平。结果:通过TCMSP等数据库及文献得到活成分25个,通过韦恩图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56个,PPI网络相互作用紧密,关键通路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力。荧光定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MD组)IL-6、IL-8、MAPK3等mRNA表达水平升高,VEGFAmRNA表达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扶脉益心汤组(高剂量组)IL-6、IL-8、MAPK3等mRNA表达水平下降,VEGFA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扶脉益心汤可通过作用于炎症、血管内皮等相关的靶点和通路治疗CMD,为以后扶脉益心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1年07期 v.38 1332-1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 卷曲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万兵;王鹤;

    目的:研究卷曲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卷曲乳酸杆菌与SiHa细胞共培养6 h、12 h、18 h及24 h,CCK-8法检测卷曲乳酸杆菌对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卷曲乳酸杆菌对SiHa细胞凋亡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卷曲乳酸杆菌共培养12 h开始,SiHa细胞增殖活性和PCNA 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共培养6 h开始SiHa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共培养6 h和12 h细胞上清液中IL-2含量显著升高,而共培养24 h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卷曲乳酸杆菌可显著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339-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 卷曲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万兵;王鹤;

    目的:研究卷曲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卷曲乳酸杆菌与SiHa细胞共培养6 h、12 h、18 h及24 h,CCK-8法检测卷曲乳酸杆菌对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卷曲乳酸杆菌对SiHa细胞凋亡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卷曲乳酸杆菌共培养12 h开始,SiHa细胞增殖活性和PCNA 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共培养6 h开始SiHa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共培养6 h和12 h细胞上清液中IL-2含量显著升高,而共培养24 h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卷曲乳酸杆菌可显著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339-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 褪黑素对热打击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龚健;古正涛;李莉;吴启华;方杨;邹志敏;苏磊;

    目的:探讨热打击过程中褪黑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所起到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热打击模型时,首先在43℃的水浴锅中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时长为2 h的热打击,然后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6 h;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37℃组、37℃+褪黑素组、43℃组、43℃+褪黑素组,10μm褪黑素于热打击前先与细胞孵育。细胞活力通过CCK-8的方法测定;线粒体相关损伤及细胞凋亡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caspase-3/9的活性则通过Caspase活性试剂盒测定。结果:与37℃组比较,43℃组和43℃+褪黑素组细胞存活率、钙黄绿素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与43℃组比较,43℃+褪黑素组细胞存活率、钙黄绿素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5);与37℃组比较,43℃组和43℃+褪黑素组细胞凋亡率、线粒体JC-1单体占比、caspase3/9活性明显增加(P<0.05)。与43℃组比较,43℃+褪黑素组细胞凋亡率、线粒体JC-1单体占比、caspase3/9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褪黑素对被热打击的内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caspase-3/9介导线粒体途径,使内皮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稳定。

    2021年07期 v.38 1344-1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 褪黑素对热打击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龚健;古正涛;李莉;吴启华;方杨;邹志敏;苏磊;

    目的:探讨热打击过程中褪黑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所起到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热打击模型时,首先在43℃的水浴锅中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时长为2 h的热打击,然后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6 h;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37℃组、37℃+褪黑素组、43℃组、43℃+褪黑素组,10μm褪黑素于热打击前先与细胞孵育。细胞活力通过CCK-8的方法测定;线粒体相关损伤及细胞凋亡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caspase-3/9的活性则通过Caspase活性试剂盒测定。结果:与37℃组比较,43℃组和43℃+褪黑素组细胞存活率、钙黄绿素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与43℃组比较,43℃+褪黑素组细胞存活率、钙黄绿素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5);与37℃组比较,43℃组和43℃+褪黑素组细胞凋亡率、线粒体JC-1单体占比、caspase3/9活性明显增加(P<0.05)。与43℃组比较,43℃+褪黑素组细胞凋亡率、线粒体JC-1单体占比、caspase3/9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褪黑素对被热打击的内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caspase-3/9介导线粒体途径,使内皮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稳定。

    2021年07期 v.38 1344-1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 七氟烷逆转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

    赵璐;侯俊德;陈永学;

    目的:探讨七氟烷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所致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氧糖剥夺4 h、复糖复氧24 h的方法制备小鼠小胶质N9细胞OGD/R模型,给予不同浓度(0、0.5%、1.0%、1.5%)的七氟烷处理N9细胞。将N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七氟烷+对照组、OGD/R组、七氟烷+OGD/R组。其中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七氟烷+对照组给予七氟烷处理30 min;OGD/R组给予行氧糖剥夺4h,复糖复氧24 h;七氟烷+OGD/R组在OGD/R组的基础上给予七氟烷处理30 min。采用MTT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确定七氟烷的有效浓度;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小胶质细胞表面分子CD11b表达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的水平;ELISA实验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NO的含量。结果:1.5%七氟烷可减少OGD/R模型诱导的N9细胞LDH的释放(P<0.05),增加N9细胞的活力(P<0.05),降低细胞表面分子CD11b的表达水平(P<0.05),降低NF-κB蛋白的表达的水平(P<0.05),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NO的含量(均P<0.05)。结论:七氟烷可降低OGD/R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2021年07期 v.38 1350-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七氟烷逆转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

    赵璐;侯俊德;陈永学;

    目的:探讨七氟烷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所致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氧糖剥夺4 h、复糖复氧24 h的方法制备小鼠小胶质N9细胞OGD/R模型,给予不同浓度(0、0.5%、1.0%、1.5%)的七氟烷处理N9细胞。将N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七氟烷+对照组、OGD/R组、七氟烷+OGD/R组。其中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七氟烷+对照组给予七氟烷处理30 min;OGD/R组给予行氧糖剥夺4h,复糖复氧24 h;七氟烷+OGD/R组在OGD/R组的基础上给予七氟烷处理30 min。采用MTT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确定七氟烷的有效浓度;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小胶质细胞表面分子CD11b表达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的水平;ELISA实验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NO的含量。结果:1.5%七氟烷可减少OGD/R模型诱导的N9细胞LDH的释放(P<0.05),增加N9细胞的活力(P<0.05),降低细胞表面分子CD11b的表达水平(P<0.05),降低NF-κB蛋白的表达的水平(P<0.05),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NO的含量(均P<0.05)。结论:七氟烷可降低OGD/R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2021年07期 v.38 1350-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下调miR-155通过抑制HIF-1α/VEGF通路增强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刘黎;杨帆;张匠;冷娇;刘雪梅;王晓华;梁龙;董华琼;

    目的:探讨miR-155对结直肠癌细胞SW620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特异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anti-miRNA-155和anti-miRNA-155 NC转染至结直肠癌细胞SW620,分别标记为anti-miR-155组和NC组;利用qRT-PCR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对转染后的细胞进行电离辐射;经过电离辐射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评估SW620细胞放射生物学参数;采用CCK8、细胞划痕、Transwell侵袭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W620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检测HIF-1α和miR-155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anti-miRNA-155后,miRNA-155的表达量明显减少。与NC组比较,anti-miR-155组中SW620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抑制miR-155的表达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P<0.05),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miRNA-155靶向调控HIF-1α。下调miRNA-155显著降低HIF-1α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miR-155的下调能够增加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来实现。

    2021年07期 v.38 1356-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 下调miR-155通过抑制HIF-1α/VEGF通路增强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刘黎;杨帆;张匠;冷娇;刘雪梅;王晓华;梁龙;董华琼;

    目的:探讨miR-155对结直肠癌细胞SW620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特异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anti-miRNA-155和anti-miRNA-155 NC转染至结直肠癌细胞SW620,分别标记为anti-miR-155组和NC组;利用qRT-PCR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对转染后的细胞进行电离辐射;经过电离辐射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评估SW620细胞放射生物学参数;采用CCK8、细胞划痕、Transwell侵袭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W620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检测HIF-1α和miR-155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anti-miRNA-155后,miRNA-155的表达量明显减少。与NC组比较,anti-miR-155组中SW620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抑制miR-155的表达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P<0.05),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miRNA-155靶向调控HIF-1α。下调miRNA-155显著降低HIF-1α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miR-155的下调能够增加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来实现。

    2021年07期 v.38 1356-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 姜黄素对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调节机制

    卢丹;陈琴;易和平;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科萨奇病毒B组3型(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CVB3病毒诱导感染小鼠构建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均匀分为5个实验组,分别为模型组、环孢素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另以10只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期间观察记录小鼠的一般状态及死亡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β和IL-6及心肌损伤相关分子CK-MB和LDH含量变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炎症及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 caspase-3、p-NF-κB和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CVB3病毒可成功诱导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组织学特征出现,姜黄素可呈剂量依赖性明显改善病毒感染模型小鼠心肌组织的破坏,横纹肌断裂溶解,纹理错乱等情况;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及心肌损伤相关分子CK-MB和LDH显著升高(均P<0.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及CK-MB和LDH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 caspase-3及炎症相关分子p-NF-κB和iNOS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p-NF-κB、iNOS蛋白和姜黄素中、高剂量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NF-κB和iNOS分子的蛋白表达改善CVB3病毒诱导的小鼠血清高TNF-α、IL-1β、IL-6、CK-MB和LDH水平。

    2021年07期 v.38 1363-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姜黄素对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调节机制

    卢丹;陈琴;易和平;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科萨奇病毒B组3型(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CVB3病毒诱导感染小鼠构建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均匀分为5个实验组,分别为模型组、环孢素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另以10只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期间观察记录小鼠的一般状态及死亡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β和IL-6及心肌损伤相关分子CK-MB和LDH含量变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炎症及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 caspase-3、p-NF-κB和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CVB3病毒可成功诱导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组织学特征出现,姜黄素可呈剂量依赖性明显改善病毒感染模型小鼠心肌组织的破坏,横纹肌断裂溶解,纹理错乱等情况;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及心肌损伤相关分子CK-MB和LDH显著升高(均P<0.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及CK-MB和LDH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 caspase-3及炎症相关分子p-NF-κB和iNOS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p-NF-κB、iNOS蛋白和姜黄素中、高剂量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NF-κB和iNOS分子的蛋白表达改善CVB3病毒诱导的小鼠血清高TNF-α、IL-1β、IL-6、CK-MB和LDH水平。

    2021年07期 v.38 1363-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黄芪多糖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及自噬的影响

    陈广琴;白法文;洪钰杰;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自噬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AAC)组、假手术(Sham)组和APS组,AAC组及APS组均通过腹主动脉缩窄(AAC)术构建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术后1周开始分别予灭菌蒸馏水、APS每天灌胃给药,连用8周。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心肌重量指数(HMI)、左室重量指数(LVMI);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LC3Ⅱ/GAPDH、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同时运用电子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中自噬小体数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AAC组HMI、LVMI明显增加(P<0.01),光镜下观察到心肌纤维增粗、结构紊乱,心肌细胞直径和表面积均增加(P<0.01),LC3Ⅱ/GAPDH、beclin-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自噬小体明显增加(P<0.01);与AAC组相比,APS组HMI、LVMI显著降低(P<0.01);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可见心肌细胞肥大程度较AAC组减轻,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细胞直径和表面积明显减小;APS组LC3Ⅱ/GAPDH、beclin-1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电镜下可见自噬小体明显减少。结论:APS在大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中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自噬水平实现的。

    2021年07期 v.38 1369-1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 黄芪多糖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及自噬的影响

    陈广琴;白法文;洪钰杰;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自噬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AAC)组、假手术(Sham)组和APS组,AAC组及APS组均通过腹主动脉缩窄(AAC)术构建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术后1周开始分别予灭菌蒸馏水、APS每天灌胃给药,连用8周。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心肌重量指数(HMI)、左室重量指数(LVMI);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LC3Ⅱ/GAPDH、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同时运用电子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中自噬小体数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AAC组HMI、LVMI明显增加(P<0.01),光镜下观察到心肌纤维增粗、结构紊乱,心肌细胞直径和表面积均增加(P<0.01),LC3Ⅱ/GAPDH、beclin-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自噬小体明显增加(P<0.01);与AAC组相比,APS组HMI、LVMI显著降低(P<0.01);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可见心肌细胞肥大程度较AAC组减轻,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细胞直径和表面积明显减小;APS组LC3Ⅱ/GAPDH、beclin-1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电镜下可见自噬小体明显减少。结论:APS在大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中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自噬水平实现的。

    2021年07期 v.38 1369-1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 miRNA-337调控JAK2/STAT3通路对人肺腺癌细胞PG49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李雅菲;张燕;董清科;汪代杰;

    目的:探讨微小RNA-337(miR-337)对人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及对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人肺腺癌PG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转染)、LV-miR-337 mimic组(转染miR-337mimic)和LV-NC组(转染慢病毒空载体),以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337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AK2、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E-钙粘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空白对照组、LV-NC组细胞miR-337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LV-NC组比较,LV-miR-337 mimic组细胞miR-337和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而细胞增殖率、侵袭率、迁移率及Ki67、MMP-9、p-JAK2、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miR-337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人肺腺癌PG4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2021年07期 v.38 1374-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 miRNA-337调控JAK2/STAT3通路对人肺腺癌细胞PG49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李雅菲;张燕;董清科;汪代杰;

    目的:探讨微小RNA-337(miR-337)对人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及对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人肺腺癌PG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转染)、LV-miR-337 mimic组(转染miR-337mimic)和LV-NC组(转染慢病毒空载体),以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337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AK2、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E-钙粘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空白对照组、LV-NC组细胞miR-337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LV-NC组比较,LV-miR-337 mimic组细胞miR-337和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而细胞增殖率、侵袭率、迁移率及Ki67、MMP-9、p-JAK2、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miR-337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人肺腺癌PG4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2021年07期 v.38 1374-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 梓醇通过上调BMP-2表达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大鼠股骨骨折愈合

    曹园;陈枫文;胡杨;廉凯;张熙明;

    目的:探讨梓醇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股骨骨折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梓醇组、梓醇+sh-NC组和梓醇+sh-BMP-2组,每组12只。梓醇组大鼠灌胃50 mg/kg梓醇,梓醇+sh-NC组大鼠灌胃50 mg/kg梓醇和尾静脉注射300μL sh-NC慢病毒液,梓醇+sh-BMP-2组大鼠灌胃50 mg/kg梓醇和尾静脉注射300μL sh-BMP-2慢病毒液,对照组大鼠灌胃等量溶剂,1次/d,连续给药3周。X线检测骨折愈合;Micro-CT检测骨体积(BV)、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间距(TB.Sp)和骨小梁厚度(TB.Th);RT-PCR检测BMP-2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MP-2、Runx2、ColⅠ、β-catenin、cyclinD1和c-myc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ALP和OC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梓醇组大鼠X线评分、BV、BV/TV、TB.N、TB.Th、BMP-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ALP和OCN水平以及Runx2、ColⅠ、β-catenin、cyclinD1和c-my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TB.Sp无显著差异(P>0.05);梓醇组和梓醇+sh-NC组大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梓醇+sh-NC组相比,梓醇+sh-BMP-2组大鼠X线评分、BV、BV/TV、TB.N、TB.Th、BMP-2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ALP和OCN水平以及Runx2、ColⅠ、β-catenin、cyclinD1和c-my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TB.Sp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梓醇可能通过上调BMP-2表达激活人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β-连锁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大鼠股骨骨折愈合。

    2021年07期 v.38 1380-1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梓醇通过上调BMP-2表达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大鼠股骨骨折愈合

    曹园;陈枫文;胡杨;廉凯;张熙明;

    目的:探讨梓醇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股骨骨折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梓醇组、梓醇+sh-NC组和梓醇+sh-BMP-2组,每组12只。梓醇组大鼠灌胃50 mg/kg梓醇,梓醇+sh-NC组大鼠灌胃50 mg/kg梓醇和尾静脉注射300μL sh-NC慢病毒液,梓醇+sh-BMP-2组大鼠灌胃50 mg/kg梓醇和尾静脉注射300μL sh-BMP-2慢病毒液,对照组大鼠灌胃等量溶剂,1次/d,连续给药3周。X线检测骨折愈合;Micro-CT检测骨体积(BV)、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间距(TB.Sp)和骨小梁厚度(TB.Th);RT-PCR检测BMP-2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MP-2、Runx2、ColⅠ、β-catenin、cyclinD1和c-myc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ALP和OC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梓醇组大鼠X线评分、BV、BV/TV、TB.N、TB.Th、BMP-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ALP和OCN水平以及Runx2、ColⅠ、β-catenin、cyclinD1和c-my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TB.Sp无显著差异(P>0.05);梓醇组和梓醇+sh-NC组大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梓醇+sh-NC组相比,梓醇+sh-BMP-2组大鼠X线评分、BV、BV/TV、TB.N、TB.Th、BMP-2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ALP和OCN水平以及Runx2、ColⅠ、β-catenin、cyclinD1和c-my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TB.Sp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梓醇可能通过上调BMP-2表达激活人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β-连锁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大鼠股骨骨折愈合。

    2021年07期 v.38 1380-1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miR-378a对高糖介导胰岛β细胞损伤的影响

    陈朝琴;薛治乾;李文霞;

    目的:研究miR-378a对高糖介导胰岛β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INS-1,采用高糖刺激INS-1细胞,实验分为Con组、HG组、HG+anti-miR-NC组和HG+anti-miR-378a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各组INS-1细胞中miR-378a的表达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活力;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胰岛素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HG组INS-1细胞活力和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凋亡率、miR-378a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明显升高,LDH漏出量和MDA含量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G组相比,HG+anti-miR-378a组INS-1细胞活力和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凋亡率、miR-378a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明显降低,LDH漏出量和MDA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糖刺激能够促进INS-1细胞中miR-378a的表达,抑制miR-378a能够逆转高糖刺激对INS-1细胞的损伤,减轻氧化损伤和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388-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 miR-378a对高糖介导胰岛β细胞损伤的影响

    陈朝琴;薛治乾;李文霞;

    目的:研究miR-378a对高糖介导胰岛β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INS-1,采用高糖刺激INS-1细胞,实验分为Con组、HG组、HG+anti-miR-NC组和HG+anti-miR-378a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各组INS-1细胞中miR-378a的表达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活力;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胰岛素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HG组INS-1细胞活力和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凋亡率、miR-378a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明显升高,LDH漏出量和MDA含量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G组相比,HG+anti-miR-378a组INS-1细胞活力和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凋亡率、miR-378a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明显降低,LDH漏出量和MDA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糖刺激能够促进INS-1细胞中miR-378a的表达,抑制miR-378a能够逆转高糖刺激对INS-1细胞的损伤,减轻氧化损伤和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388-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 艾曲波帕在IFN-γ介导的炎性环境中对造血干细胞衰竭的影响机制研究

    王娟;雷秦;许世娟;

    目的:探究艾曲波帕在干扰素-γ(IFN-γ)介导的炎性环境中对造血干细胞(HSPCs)衰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获取15例健康志愿者的HSPCs,分为3组:IFN-γ组(100μg/L IFN-γ)、艾曲波帕组(3 g/mL艾曲波帕)、艾曲波帕+IFN-γ组(3 g/mL艾曲波帕+100μg/L IFN-γ),干预24 h后,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下游相关基因转录激活因子1(ATF1)、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抑癌基因P27以及磷酸化ERK(p-ERK)表达水平。结果:艾曲波帕+IFN-γ组CD34+细胞百分比高于IFN-γ组,低于艾曲波帕组(均P<0.05)。作用12 h后,与IFN-γ组和艾曲波帕组比较,艾曲波帕+IFN-γ组细胞p-ERK显著升高(P<0.05);作用24 h后,与IFN-γ组比较,艾曲波帕组和艾曲波帕+IFN-γ组细胞p-ERK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艾曲波帕+IFN-γ组较艾曲波帕组p-ERK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IFN-γ组比较,艾曲波帕组和艾曲波帕+IFN-γ组ATF1、CREB和P27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而c-fos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艾曲波帕组比较,艾曲波帕+IFN-γ组ATF1、CREB和P27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而c-fos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艾曲波帕在IFN-γ介导的炎性环境中通过激活ERK,上调ATF1、CREB和P27表达,下调c-fos表达,从而抑制HSPCs衰竭。

    2021年07期 v.38 1393-1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 艾曲波帕在IFN-γ介导的炎性环境中对造血干细胞衰竭的影响机制研究

    王娟;雷秦;许世娟;

    目的:探究艾曲波帕在干扰素-γ(IFN-γ)介导的炎性环境中对造血干细胞(HSPCs)衰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获取15例健康志愿者的HSPCs,分为3组:IFN-γ组(100μg/L IFN-γ)、艾曲波帕组(3 g/mL艾曲波帕)、艾曲波帕+IFN-γ组(3 g/mL艾曲波帕+100μg/L IFN-γ),干预24 h后,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下游相关基因转录激活因子1(ATF1)、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抑癌基因P27以及磷酸化ERK(p-ERK)表达水平。结果:艾曲波帕+IFN-γ组CD34+细胞百分比高于IFN-γ组,低于艾曲波帕组(均P<0.05)。作用12 h后,与IFN-γ组和艾曲波帕组比较,艾曲波帕+IFN-γ组细胞p-ERK显著升高(P<0.05);作用24 h后,与IFN-γ组比较,艾曲波帕组和艾曲波帕+IFN-γ组细胞p-ERK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艾曲波帕+IFN-γ组较艾曲波帕组p-ERK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IFN-γ组比较,艾曲波帕组和艾曲波帕+IFN-γ组ATF1、CREB和P27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而c-fos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艾曲波帕组比较,艾曲波帕+IFN-γ组ATF1、CREB和P27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而c-fos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艾曲波帕在IFN-γ介导的炎性环境中通过激活ERK,上调ATF1、CREB和P27表达,下调c-fos表达,从而抑制HSPCs衰竭。

    2021年07期 v.38 1393-1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 miR-449a-5p调控Bax对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唐莉;唐国英;

    目的:探讨miR-449a-5p对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肺泡上皮细胞AECⅡ分为6组,依次为对照组、肺炎链球菌组、miR-NC组、miR-449a-5p组、miR-449a-5p+pcDNA3.1组和miR-449a-5p+pcDNA3.1-Bax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均用肺炎链球菌处理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中miR-449a-5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miR-449a-5p和Bax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炎链球菌组细胞凋亡率和IL-6含量显著升高,IL-10含量和miR-449a-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iR-NC组相比,miR-449a-5p组细胞凋亡率和IL-6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和miR-449a-5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iR-449a-5p+pcDNA3.1组相比,miR-449a-5p+pcDNA3.1-Bax组细胞凋亡率和IL-6含量显著升高,IL-10含量和miR-449a-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449a-5p通过负性调控Bax表达抑制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398-1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 miR-449a-5p调控Bax对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唐莉;唐国英;

    目的:探讨miR-449a-5p对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肺泡上皮细胞AECⅡ分为6组,依次为对照组、肺炎链球菌组、miR-NC组、miR-449a-5p组、miR-449a-5p+pcDNA3.1组和miR-449a-5p+pcDNA3.1-Bax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均用肺炎链球菌处理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中miR-449a-5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miR-449a-5p和Bax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炎链球菌组细胞凋亡率和IL-6含量显著升高,IL-10含量和miR-449a-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iR-NC组相比,miR-449a-5p组细胞凋亡率和IL-6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和miR-449a-5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iR-449a-5p+pcDNA3.1组相比,miR-449a-5p+pcDNA3.1-Bax组细胞凋亡率和IL-6含量显著升高,IL-10含量和miR-449a-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449a-5p通过负性调控Bax表达抑制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

    2021年07期 v.38 1398-1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临床研究

  •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黄光明;贺盛发;王希斌;黄春;张宏亮;

    目的: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ochane Database、Pubmed、EMbase、CNKI、VIP、CBM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5月,对符合质量标准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结果:共纳入21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涉及2 106例患者。PPI组的药物包括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联合常规止呕方案;对照组药物为常规止呕方案。Meta分析结果显示:PPI组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常规止呕方案能有效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安全性较好。

    2021年07期 v.38 1404-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黄光明;贺盛发;王希斌;黄春;张宏亮;

    目的: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ochane Database、Pubmed、EMbase、CNKI、VIP、CBM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5月,对符合质量标准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结果:共纳入21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涉及2 106例患者。PPI组的药物包括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联合常规止呕方案;对照组药物为常规止呕方案。Meta分析结果显示:PPI组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常规止呕方案能有效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安全性较好。

    2021年07期 v.38 1404-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 培美曲塞+卡铂二线治疗方案对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谢晓东;姜海英;吕姣;朱梅;李倩;邱朝阳;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卡铂二线治疗方案在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培美曲塞+卡铂(AP)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多西他赛+卡铂(D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并绘制生存曲线,评价其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与总生存时间(OS)。结果: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FACT-L量表中身体状况及肺功能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间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截止随访结束时,共63例患者死亡,两组均无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但观察组疾病进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绘制Kaplan-Meier曲线图发现,观察组中位PFS(m PFS)为5.5个月,对照组mPFS为3.5个月,两组mPFS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OS为9.1个月,对照组OS为7.2个月,两组OS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在治疗EGFR-TKIs耐药性NSCLC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相比于DP方案,其能有效延长患者mPFS、OS。

    2021年07期 v.38 1412-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 培美曲塞+卡铂二线治疗方案对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谢晓东;姜海英;吕姣;朱梅;李倩;邱朝阳;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卡铂二线治疗方案在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培美曲塞+卡铂(AP)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多西他赛+卡铂(D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并绘制生存曲线,评价其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与总生存时间(OS)。结果: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FACT-L量表中身体状况及肺功能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间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截止随访结束时,共63例患者死亡,两组均无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但观察组疾病进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绘制Kaplan-Meier曲线图发现,观察组中位PFS(m PFS)为5.5个月,对照组mPFS为3.5个月,两组mPFS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OS为9.1个月,对照组OS为7.2个月,两组OS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在治疗EGFR-TKIs耐药性NSCLC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相比于DP方案,其能有效延长患者mPFS、OS。

    2021年07期 v.38 1412-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 miR-625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胃蛋白酶原水平的相关性

    王伟;郑水平;罗琴;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血清中miR-625与胃蛋白酶原(PG)表达水平相关性及其在胃癌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胃部疾病患者246例,按不同的疾病种类分为胃癌组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73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89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9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625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R)水平;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ROC曲线进行诊断价值分析。结果: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健康对照组血清miR-625、PGⅠ及PGR水平均依次升高(均P<0.05)。miR-625、PGⅠ、PGR水平升高与肿瘤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胃癌患者血清中miR-625与PGⅠ、PGR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有淋巴结转移、PGⅠ低水平、PGR低水平及miR-625低水平是影响胃癌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iR-625、PGⅠ、PGR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比三者单独检测时高。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miR-625表达水平与PG水平关系密切,miR-625及PG低水平是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miR-625、PGⅠ及PGR联合检测对胃癌有一定诊断价值。

    2021年07期 v.38 1417-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 miR-625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胃蛋白酶原水平的相关性

    王伟;郑水平;罗琴;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血清中miR-625与胃蛋白酶原(PG)表达水平相关性及其在胃癌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胃部疾病患者246例,按不同的疾病种类分为胃癌组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73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89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9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625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R)水平;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ROC曲线进行诊断价值分析。结果: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健康对照组血清miR-625、PGⅠ及PGR水平均依次升高(均P<0.05)。miR-625、PGⅠ、PGR水平升高与肿瘤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胃癌患者血清中miR-625与PGⅠ、PGR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有淋巴结转移、PGⅠ低水平、PGR低水平及miR-625低水平是影响胃癌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iR-625、PGⅠ、PGR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比三者单独检测时高。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miR-625表达水平与PG水平关系密切,miR-625及PG低水平是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miR-625、PGⅠ及PGR联合检测对胃癌有一定诊断价值。

    2021年07期 v.38 1417-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鉴别痛风性关节炎与非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行性研究

    杨慧慧;黄小莉;郑红雨;蓝蓓;曾欣欣;蒙伟宇;

    目的: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弹性模量在痛风性关节炎(GA)与非痛风性关节炎(NGA)中的差异,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便捷的鉴别诊断GA与NGA的方法。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2~12月收治的GA患者82例(GA组,109个关节)和NGA患者25例(NGA组,51个关节)进行超声检查,根据关节滑膜的不同超声表现将GA组分为无聚集体组、聚集体组及痛风石组。应用SWE测量GA组和NGA组关节滑膜的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和弥散度(ESD),分析比较两组间及GA组不同亚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GA组与NGA组患者弹性模量的截断点。结果:GA组与NGA组的Emean、Emax、Emin及ESD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GA组不同亚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Emax=68.50 kPa、Emean=42.95 kPa、Emin=30.35 kPa作为诊断GA的截断点,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6、0.884、0.811;灵敏度分别为89.5%、89.5%、84.2%,特异度分别为80.4%、72.5%、74.5%。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对GA与NGA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1年07期 v.38 1423-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鉴别痛风性关节炎与非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行性研究

    杨慧慧;黄小莉;郑红雨;蓝蓓;曾欣欣;蒙伟宇;

    目的: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弹性模量在痛风性关节炎(GA)与非痛风性关节炎(NGA)中的差异,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便捷的鉴别诊断GA与NGA的方法。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2~12月收治的GA患者82例(GA组,109个关节)和NGA患者25例(NGA组,51个关节)进行超声检查,根据关节滑膜的不同超声表现将GA组分为无聚集体组、聚集体组及痛风石组。应用SWE测量GA组和NGA组关节滑膜的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和弥散度(ESD),分析比较两组间及GA组不同亚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GA组与NGA组患者弹性模量的截断点。结果:GA组与NGA组的Emean、Emax、Emin及ESD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GA组不同亚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Emax=68.50 kPa、Emean=42.95 kPa、Emin=30.35 kPa作为诊断GA的截断点,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6、0.884、0.811;灵敏度分别为89.5%、89.5%、84.2%,特异度分别为80.4%、72.5%、74.5%。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对GA与NGA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1年07期 v.38 1423-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临床交流

  • 绳带疗法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柳忠;龙耀斌;梁天佳;

    目的:观察绳带疗法辅助康复训练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SCI)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不完全性胸腰段SCI(ASIA分级C~D级)患者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4例。对照组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绳带疗法治疗。采用ASIA下肢运动评分(LEMS)、Holden分级、Berg平衡量表(BBS)、10 m最大步行速度(10MWS)、6 min步行测试(6MWT)对结果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ASIA-LEMS评分、Holden分级、BBS评分、10MWS、6MWT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辅以绳带疗法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ASIA C~D级)患者的步行功能。

    2021年07期 v.38 1427-1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 绳带疗法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柳忠;龙耀斌;梁天佳;

    目的:观察绳带疗法辅助康复训练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SCI)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不完全性胸腰段SCI(ASIA分级C~D级)患者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4例。对照组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绳带疗法治疗。采用ASIA下肢运动评分(LEMS)、Holden分级、Berg平衡量表(BBS)、10 m最大步行速度(10MWS)、6 min步行测试(6MWT)对结果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ASIA-LEMS评分、Holden分级、BBS评分、10MWS、6MWT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辅以绳带疗法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ASIA C~D级)患者的步行功能。

    2021年07期 v.38 1427-1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 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的短期疗效观察

    赵琳琳;巩露;封东进;任劲松;

    目的:观察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神经介质(AchE、NPY)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病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和酵母辅助组,每组44例。雷贝拉唑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20 mg/次,2次/d,共4周。酵母辅助组予以雷贝拉唑肠溶片+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布拉氏酵母菌剂量0.25g/次,2次/d,共4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病情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GID评级、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等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酵母辅助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雷贝拉唑组(81.82%)(P<0.05)。酵母辅助组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雷贝拉唑组(均P<0.05)。酵母辅助组小儿治疗后6周的胃肠功能GID分级明显优于雷贝拉唑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酵母辅助组和雷贝拉唑组治疗后的AchE、NPY均显著提升(均P<0.05),且酵母辅助组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雷贝拉唑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并提升胃肠功能GID评级和改善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

    2021年07期 v.38 1432-1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 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的短期疗效观察

    赵琳琳;巩露;封东进;任劲松;

    目的:观察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神经介质(AchE、NPY)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病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和酵母辅助组,每组44例。雷贝拉唑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20 mg/次,2次/d,共4周。酵母辅助组予以雷贝拉唑肠溶片+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布拉氏酵母菌剂量0.25g/次,2次/d,共4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病情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GID评级、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等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酵母辅助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雷贝拉唑组(81.82%)(P<0.05)。酵母辅助组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雷贝拉唑组(均P<0.05)。酵母辅助组小儿治疗后6周的胃肠功能GID分级明显优于雷贝拉唑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酵母辅助组和雷贝拉唑组治疗后的AchE、NPY均显著提升(均P<0.05),且酵母辅助组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雷贝拉唑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并提升胃肠功能GID评级和改善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

    2021年07期 v.38 1432-1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 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杨攀;张琼;王学影;

    目的:观察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衰(HFrEF)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4例HFrE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达格列净,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33(IL-3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水平、再住院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6MWD、NTproBNP、hs-CRP、IL-6、IL-33、LVEF、LVIDd、临床疗效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LVIDs、不良反应发生率、再住院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FrEF患者中,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疗效确切,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心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21年07期 v.38 1436-1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 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杨攀;张琼;王学影;

    目的:观察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衰(HFrEF)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4例HFrE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达格列净,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33(IL-3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水平、再住院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6MWD、NTproBNP、hs-CRP、IL-6、IL-33、LVEF、LVIDd、临床疗效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LVIDs、不良反应发生率、再住院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FrEF患者中,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疗效确切,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心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21年07期 v.38 1436-1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 富马酸贝达喹啉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凌慧琪;陈伟杰;何显科;

    目的:探讨富马酸贝达喹啉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MDR-TB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MDR-TB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富马酸贝达喹啉片治疗,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24周后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以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后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痰菌阴转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病灶显吸率、空洞闭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均发生改变,且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后CD3~+、CD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QTC间期延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贝达喹啉片可有效促进MDR-TB患者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安全可靠,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关。

    2021年07期 v.38 1442-1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 富马酸贝达喹啉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凌慧琪;陈伟杰;何显科;

    目的:探讨富马酸贝达喹啉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MDR-TB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MDR-TB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富马酸贝达喹啉片治疗,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24周后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以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后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痰菌阴转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病灶显吸率、空洞闭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均发生改变,且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后CD3~+、CD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QTC间期延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贝达喹啉片可有效促进MDR-TB患者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安全可靠,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关。

    2021年07期 v.38 1442-1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 改良肌激动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畸形21例临床分析

    黄朝阳;肖俐娟;赵玲;

    目的:观察改良肌激动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2019年我院收治的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病例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采用改良肌激动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肌激动器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治疗前、后的下齿槽座角(SNB)、上下齿槽座角(ANB)、Y轴角(Y-axis)、前上面高比(N-ANS/N-Me(%))、前下面高比(ANS-Me/N-Me(%))、下颌升支高度(Ar-Go/mm)、下颌体长度(Go-Me/mm)、下颌平面角(MP-SN)、前牙覆盖(OJ/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其余头影测量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肌激动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效果良好,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2021年07期 v.38 1448-1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 改良肌激动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畸形21例临床分析

    黄朝阳;肖俐娟;赵玲;

    目的:观察改良肌激动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2019年我院收治的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病例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采用改良肌激动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肌激动器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治疗前、后的下齿槽座角(SNB)、上下齿槽座角(ANB)、Y轴角(Y-axis)、前上面高比(N-ANS/N-Me(%))、前下面高比(ANS-Me/N-Me(%))、下颌升支高度(Ar-Go/mm)、下颌体长度(Go-Me/mm)、下颌平面角(MP-SN)、前牙覆盖(OJ/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其余头影测量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肌激动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效果良好,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2021年07期 v.38 1448-1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技术与方法

  • 基于正交试验补嘘养勒颗粒提取制备工艺研究

    何天富;方刚;陈晓艺;李清平;罗宇东;秦超燕;

    目的:对补噓养勒颗粒提取和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运用L_9(3~4)正交试验,以得膏率、阿魏酸及补骨脂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补噓养勒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通过颗粒收率、溶化性及口感优选最佳的辅料,并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搅拌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L_9(3~4)正交试验表,成型性作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加入10倍水量,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30 min;按优选提取工艺参数进行实验,并测定得膏率为3.61%、每个处方量中含有24.04 mg阿魏酸和11.83 mg补骨脂素;确定了蔗糖为辅料,最佳成型工艺为乙醇浓度75%,乙醇用量8%,搅拌15 min;颗粒成型工艺评价结果:粒度为11.62%~14.27%(<15%),水分为4.8%~5.7%(<8%),符合相关规定。3批中试的颗粒收率分别为94.4%~95.4%,粒度为12.41%~13.18%,溶化性均良好。结论: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制备工艺稳定可行,为后期的研发奠定基础。

    2021年07期 v.38 1453-1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 基于正交试验补嘘养勒颗粒提取制备工艺研究

    何天富;方刚;陈晓艺;李清平;罗宇东;秦超燕;

    目的:对补噓养勒颗粒提取和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运用L_9(3~4)正交试验,以得膏率、阿魏酸及补骨脂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补噓养勒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通过颗粒收率、溶化性及口感优选最佳的辅料,并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搅拌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L_9(3~4)正交试验表,成型性作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加入10倍水量,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30 min;按优选提取工艺参数进行实验,并测定得膏率为3.61%、每个处方量中含有24.04 mg阿魏酸和11.83 mg补骨脂素;确定了蔗糖为辅料,最佳成型工艺为乙醇浓度75%,乙醇用量8%,搅拌15 min;颗粒成型工艺评价结果:粒度为11.62%~14.27%(<15%),水分为4.8%~5.7%(<8%),符合相关规定。3批中试的颗粒收率分别为94.4%~95.4%,粒度为12.41%~13.18%,溶化性均良好。结论: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制备工艺稳定可行,为后期的研发奠定基础。

    2021年07期 v.38 1453-1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 外感二号合剂中葫芦素B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蓝晓步;植国繁;许崇摇;黄兴振;吴瑞;卢文汐;秦艳娥;

    目的:建立外感二号合剂中葫芦素B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为外感二号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外感二号合剂中葫芦素B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JADE-PAK ODS-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46:54,v/v)。流速选用1.0 mL/min,检测波长选择228 nm,进样量10μL。结果:在TLC图中,外感二号合剂的供试品溶液与葫芦素B的对照品溶液在相同位置上显现暗斑。含量测定实验中,葫芦素B质量浓度在0.10~10.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1.77%,n=6)。结论:此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能有效地对外感二号合剂的质量进行控制。

    2021年07期 v.38 1459-1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外感二号合剂中葫芦素B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蓝晓步;植国繁;许崇摇;黄兴振;吴瑞;卢文汐;秦艳娥;

    目的:建立外感二号合剂中葫芦素B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为外感二号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外感二号合剂中葫芦素B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JADE-PAK ODS-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46:54,v/v)。流速选用1.0 mL/min,检测波长选择228 nm,进样量10μL。结果:在TLC图中,外感二号合剂的供试品溶液与葫芦素B的对照品溶液在相同位置上显现暗斑。含量测定实验中,葫芦素B质量浓度在0.10~10.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1.77%,n=6)。结论:此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能有效地对外感二号合剂的质量进行控制。

    2021年07期 v.38 1459-1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医学论文中的数字用法

    <正>数字作为量词(包括时间等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夏历和中国清代前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正月初三、丙寅年十月十五日等;不定量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病人,3 d为一个疗程等。

    2021年07期 v.38 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 医学论文中的数字用法

    <正>数字作为量词(包括时间等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夏历和中国清代前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正月初三、丙寅年十月十五日等;不定量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病人,3 d为一个疗程等。

    2021年07期 v.38 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 常用医学名词术语的规范表达

    <正>~~

    2021年07期 v.38 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 常用医学名词术语的规范表达

    <正>~~

    2021年07期 v.38 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 医学名词术语使用规范

    <正>名词、术语应统一,不要一义多词或一词多义。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血液病学、呼吸病学、内分泌学和眼科学的名词已由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应严格执行,其它尚未审定者,目前以下列两个主题词索引为准:(1)《主题词索引》(见: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1984.761~914);

    2021年07期 v.38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 医学名词术语使用规范

    <正>名词、术语应统一,不要一义多词或一词多义。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血液病学、呼吸病学、内分泌学和眼科学的名词已由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应严格执行,其它尚未审定者,目前以下列两个主题词索引为准:(1)《主题词索引》(见: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1984.761~914);

    2021年07期 v.38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 医学中法定计量单位对长度单位的要求

    <正>医学中在微小的长度计量中以往常用的?、μ(指μ作为单位单独使用,代表微米)不属于法定单位,不宜再用,宜采用法定单位中长度基本单位m的分数单位,如nm、pm等。以往将词头重叠的用法,如mμm、μμm等,

    2021年07期 v.38 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 医学中法定计量单位对长度单位的要求

    <正>医学中在微小的长度计量中以往常用的?、μ(指μ作为单位单独使用,代表微米)不属于法定单位,不宜再用,宜采用法定单位中长度基本单位m的分数单位,如nm、pm等。以往将词头重叠的用法,如mμm、μμm等,

    2021年07期 v.38 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 表示混合物组成的量的标准名称

    <正>B的浓度、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标准名称,法定单位为mol/m3、mol/L,应废弃的名称为摩尔浓度、体积克分子浓度、当量浓度、容模浓度,应废弃的单位为M、N、Eq/L。B的质量浓度为标准名称,法定单位为kg/m3、kg/L,应废弃的名称为重量体积百分浓度、

    2021年07期 v.38 1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 表示混合物组成的量的标准名称

    <正>B的浓度、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标准名称,法定单位为mol/m3、mol/L,应废弃的名称为摩尔浓度、体积克分子浓度、当量浓度、容模浓度,应废弃的单位为M、N、Eq/L。B的质量浓度为标准名称,法定单位为kg/m3、kg/L,应废弃的名称为重量体积百分浓度、

    2021年07期 v.38 1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 下载本期数据